人民币大贬值可能性不大(人民币大贬值可能性不大吗)

原创
ithorizon 5个月前 (12-08) 阅读数 383 #财经信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民币大贬值可能性不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民币大贬值可能性不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是不是每个国家的钱都存在贬值过程,像美元。人民币会贬值到像日元、韩元吗?几十万起?
  2. 2023年人民币贬值还是升值?
  3. 人民币可能大幅度贬值吗?

是不是每个国家的钱都存在贬值过程,像美元。人民币会贬值到像日元、韩元吗?几十万起?

只要不是金本位,凡是用信用创造出来的货币都会贬值,政府一没钱了第一件事就会用印钞来解决,这样的诱惑太大,政府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手,玩的好就是温和通货膨胀,玩不好就是恶性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利,但是玩过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至于说会不会像日元韩元那样,肯定不会,因为人民币在贬值的同时,全世界货币几乎都同时在贬值,温和贬值对出口有利,但是如果贬值幅度过大,热钱会出逃,不利于经济稳定,有经济崩盘风险,所以只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不会上演大幅贬值的!

很多人认为美元是硬通货,很坚挺,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美元是这个世界上和白纸最接近的货币,美国债务是世界上最多的,截止2018年年底已达22万亿!超过2018年美国全年GDP,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美国人的债务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根本就还不起,当然美国人也没打算尝还这笔债务,这年头欠钱的都是大爷,别说还钱了每年的赤字还越来越大,你说他拿什么还给你呢?只能赖账了,大家伙也都心知肚明,但是也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他是这个世界上的扛把子呢?如果有朝一日美国气数到了尽头的时候,美元将一文不值!


从去年中美贸易战始,人民币对全球包括美元在内的主要货币,已经进入缓慢且长期的升值通道,尽管美联储一些紧缩政策会出现人民币短暂的下贬起伏,但人民币长期缓升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这是因为:

中国经济中高速成长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这里面,不仅可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更要看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己经展现良好端倪,正助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基本面没有,高质量发展的能量正在释放,且中国经济在外部打压下,具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没有任何理由出现人民币贬值。

近十多年来,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贸易,大多时候是顺差,特别是中美贸易,长期出现大幅的顺差,这一态势,是难以长期维持的。当然,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问题,有经济结构、人工成本、价值链分工以及竞争力等多种原因,但显然回避不了的是货币汇率。事实上,中美贸易谈判,已经涉及汇率问题,欧美不会放任人民币持续贬值,而是逼人民币升值。这一汇率问题,我们也很难回避或躲避。

还有重要一点,己是全球最大贸易国的当下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这条路也不会停步,可以想像,一种疲软的,不断走跌的货币,不可能真正被世界接受,也不可能实现国际化。

再看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十几年连续跟踪人民币走势,认定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与中国汇率有很大差异,就是说,人民币兑美元以商品购买力衡量,应该在1:4.5~5左右。当然,中国政府不可能让人民币快速升值,但长远看,人民币依然会在波动中升值。

因此,长期看人民币不仅不会贬,依然会缓慢上升。当然在未来长过程中,不排除国际炒家做空人民币从中获利,但中国经济,外储体量在那里,很难撼动。还有一个十分重要前提,即中国经济,特别是金融不出现系统性乃至颠覆性的风险灾难,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023年人民币贬值还是升值?

升值。

有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人民币处于低估状态,2023年有回升的空间,也有部分人士认为短期内美国加息依然有空间,美元有机会再走强,上半年人民币将会维持区间震荡。

美元指数回调到位,接下来将再创新高,人民币汇率,2023年大概要破7.5。

人民币可能大幅度贬值吗?

今年人民币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升值。今年低点的时候人民币兑美元是7.1,现在已经上升到6.7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高达5%。

这个升值的速度相当之快,现在连央行都坐不住了。10月10日,央行发文称,决定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为0。这个做法就是防止人民币撞击力过快的升值。

为什么人民币出现了大幅度的升值,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形势相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大型其他大型经济体,非常不错。 G20经济体重,在第二季度,除了中国之外没有一个实现了正增长。美国下滑9%,英国、法国下滑接近20%,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无一例外的出现了下跌。

因为看好中国经济和市场,国际上大量的资本流入中国。进入中国之后,这些外汇就必须兑换成人民币,大量购入人民币,自然就进一步推升了人民币的汇率。这就是最基本的逻辑,市场上大家都买什么那种商品,价格一定会上升。在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也是一种“商品”。

货币短期内升值过快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对于出口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这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影响还会非常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央行要出台重磅措施,遏制人民币汇率过快的上涨。

一句话,是我国的良好的经济基本面促使着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可能大幅度贬值吗?

实践证明,在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有经济基本盘做支撑的情况下,人民币是不可能出现大幅贬值这样的现象的,而会随着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出现正常波动。

而从全球商情发生以来的情况看,在经历了前一阶段人民币出现一定贬值之后,开始连续升值,升值的幅度也越来越大,此前一些人担心的人民币贬值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调整。倒是现在又有一些人担忧,如此升值,会否对外贸出口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会削弱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的观点是,无论是贬值还是升值,只要幅度不在,都是正常的,都不会带来明显的问题。相反,如果波动的幅度大了,问题就多了,就会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国家会利用有效的调控手段,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平稳,而不会让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引发比较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现象的,可以放心。

2018年和2019年,人民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将人民币换为美元,认为美元最保值,觉得自己换美元后人民币会继续贬值,可以赚一笔。结果如意算盘砸到自己的脚了,今年人民币出现了持续的升值。

人民币汇率从5月份的7.17到11月3日已上升至6.68,那么人民币汇率还会不会再次大幅贬值呢?我认为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

首先,今年五月份以后人民币为什么出现持续升值?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抗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全球第一个控制住疫情的国家,虽然在4月之前,不少行业停工停产,确实非常困难,部分企业还出现了资金流断裂的情况,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我国的制造业PMI很快重回扩张区间,消费也在复杂,宏观经济开始加速恢复,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GDP实现了4.9%的增速。总体看来,前三个季度稳步改善,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成功实现由负转正。强劲的经济基本面,成为人民币表现坚挺的重要原因。

第二 ,美国当局抗疫不力,疫情直到现在仍未出现拐点,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美国国会通过了经济刺激计划,美联储提供无限量化宽松,美国财政部疯狂发行国债,美国国债总额至10月底已经超过27万亿美元,一年就新增了4万亿,比过去四年新增的还多。美联储疯狂印钞票,必然会使得美元出现贬值,而且由于美国实体经济未复苏,超发的货币都流到资本市场空转,使得美元含金量加速下降,造成美元汇率的下降,人民币相对汇率出现上升。

人民币汇率走强,是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以及美元加速贬值造成的。同时,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引导下,大量海外资金加速流入中国,购买以债券和股权为代表的人民币资产,进一步提振人民币走强。

当然,如果人民币过度升值,并非就一定是好事,一方面中国经济虽然恢复强劲,但还是受到疫情影响的,消费也并未全面复苏,并不足于支撑过强的货币;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出口对经济的推动依然非常重要,人民币贬值会对出口企业造成明显冲击。

因此,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央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但在美联储持续大放水及经济一团糟而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是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的。

中国经济在全球的表现还是不错的,GDP第三季度就由负转正了。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上升,而且中国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大量外资到中国来投资资本市场或者开办工厂,再加上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才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

不过,如果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或者美国经济出现回暖,美元指数反弹,那人民币汇率也有可能出现大幅度贬值的情况,只是这不是趋势性的贬值,而是一种上涨中途的休整。现在我们国家希望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状态,也就是在一个大箱体内宽幅波动,即不要趋性的上涨,也不要趋势性的下跌。总体来说,人民币涨过多了出现下跌也是会出现的,但这不影响人民币未来小幅升值的趋势。

当然,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于中国的出口贸易不利,现在出口企业日子不好过,所以,我们并不希望人民币过快升值,还是保持稳定,给外贸出口企业以端 息的时间。中国出口需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民币大贬值可能性不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民币大贬值可能性不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热门